股癬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,常見誘因包括局部潮濕多汗、免疫力低下、接觸傳染源、肥胖摩擦、糖尿病等基礎疾病。
腹股溝區域汗腺密集且透氣性差,汗液滯留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。運動后未及時清潔或穿著化纖內褲會加劇局部濕度,為紅色毛癬菌等皮膚癬菌創造繁殖環境。保持會陰干燥、選擇純棉透氣衣物可降低發病風險。
HIV感染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人群易發生皮膚癬菌感染。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時,皮膚對真菌的防御能力下降,可能導致股癬反復發作。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。
共用毛巾、浴盆或接觸患病寵物可直接傳播皮膚癬菌。健身房更衣室、游泳池等公共場所的地面也可能存在真菌孢子。接觸后未徹底清潔皮膚或消毒衣物,可能增加感染概率。
體重大幅超過標準會導致大腿內側持續摩擦,皮膚表層出現微小裂隙。這種機械性損傷使真菌更易侵入角質層,同時肥胖者體表褶皺處更易積存汗液。控制體重能有效減少股癬發生。
血糖長期超過正常水平會損傷皮膚微血管和神經,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和感覺減退。高糖環境促進真菌生長,且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緩慢,可能形成慢性股癬。穩定血糖對預防感染至關重要。
股癬患者應避免抓撓患處防止繼發感染,日常可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減少摩擦。飲食上限制高糖食物攝入,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B族的粗糧和瘦肉。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及時就醫,臨床常用聯苯芐唑乳膏、特比萘芬噴霧劑等抗真菌藥物,嚴重者可能需要口服伊曲康唑。治療期間需嚴格遵醫囑完成療程,即使癥狀消失也應繼續用藥一段時間以防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