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氣重可通過參苓白術散、藿香正氣水、健脾丸等藥物調理。濕氣重通常由脾胃虛弱、環境潮濕、飲食不當、缺乏運動、情志失調等因素引起。
脾胃虛弱是濕氣內生的常見原因,患者多伴有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等癥狀。日常可食用山藥、薏苡仁等健脾食材,避免生冷油膩食物。環境長期潮濕易導致外濕侵襲,表現為頭身困重、關節酸脹,需保持居所通風除濕,陰雨天減少外出。
飲食偏嗜肥甘厚味會加重脾運化負擔,建議選擇赤小豆、冬瓜等利濕食材,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。久坐少動會影響氣血運行,每天進行八段錦、快走等適度運動有助于氣機流通。長期焦慮抑郁會造成肝郁克脾,可配合按壓足三里、豐隆等穴位疏肝健脾。
若出現舌苔厚膩發黃、皮膚濕疹潰爛等濕熱癥狀,或伴隨持續乏力、水腫等情況,需及時就醫排除甲狀腺功能減退、腎病綜合征等器質性疾病。藥物使用需經中醫師辨證,孕婦及陰虛體質者慎用祛濕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