痤瘡可通過日常清潔、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物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。痤瘡通常由皮脂分泌過多、毛囊角化異常、痤瘡丙酸桿菌感染、激素水平變化和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日常清潔:
選擇溫和的弱酸性潔面產品,避免過度清潔或使用刺激性皂基洗面奶。每日清潔2次為宜,水溫控制在32-35℃。清潔后及時使用無油配方的保濕產品,維持皮膚屏障功能。油性皮膚可每周使用1-2次含水楊酸或硫磺成分的清潔面膜。
2、外用藥物:
維A酸類藥物如阿達帕林凝膠可調節毛囊角化,過氧化苯甲酰能殺滅痤瘡丙酸桿菌,抗生素類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適用于炎癥性痤瘡。使用外用藥需建立耐受,初期可能出現脫屑、刺痛等反應,建議晚間使用并配合防曬。
3、口服藥物:
中重度痤瘡可考慮多西環素等抗生素,女性激素相關痤瘡可用炔雌醇環丙孕酮片。異維A酸適用于頑固性結節囊腫型痤瘡,但需嚴格避孕并監測肝功能。口服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療程通常需要3-6個月。
4、物理治療:
紅藍光治療通過特定波長光線殺滅細菌、抑制炎癥,適合中度炎癥性痤瘡。化學換膚如果酸、水楊酸可促進角質代謝,光動力療法對頑固性痤瘡效果顯著。重度囊腫可考慮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或穿刺引流。
5、生活方式調整:
限制高糖高脂飲食,增加鋅、維生素A攝入。保證7-8小時睡眠,避免熬夜導致皮脂分泌紊亂。減少粉底等彩妝使用,選擇標注"非致痘"的護膚品。保持規律運動促進新陳代謝,但需及時清潔汗液。
痤瘡治療期間應避免自行擠痘,防止留下痘印或疤痕。建議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、糙米,適量食用富含ω-3脂肪酸的三文魚、亞麻籽。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ml,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有助于皮膚修復。外出時需做好物理防曬,紫外線會加重炎癥后色素沉著。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,壓力管理可通過冥想、瑜伽等方式實現。治療過程中需保持耐心,多數方案需要4-8周才能觀察到明顯效果,建議每月復診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