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氣溫:正常人膝關節溫度一般為33℃左右,低于體溫的平均值37℃。而到了低氣溫的時候,關節的溫度下降得又最快,反應最明顯,膝關節周圍的血管會收縮,血流量減少,關節內部的血液循環變差,很多代謝廢物和炎癥因子不能及時地被清除掉,就容易誘發關節炎的急性發作,同時分泌的關節潤滑液會減少,滑液中的黏蛋白濃度增加,滑液黏度加大,此時患者會出現關節發澀,蛻變后的軟骨摩擦感會更明顯,摩擦引起的疼痛也會加重。
2.濕度: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常常是和氣溫的變化同時出現的。濕度大會導致水分代謝失調,細胞內的水分揮發不掉,產生細胞水腫,組織間隙水腫,滑膜滲出液增多,所以身體其他部位水腫的病也會游走性復發。而在秋冬天,尤其是陰雨天,溫度和濕度常常變化很快,濕度短時間內突然增加,和溫度的突然下降,常常導致關節疼痛被誘發。
中醫認為,風者百病之長也,風邪變化多端,此類誘因常用“風邪”“濕癥”來形容。風濕寒三氣雜至而合為痹,關節疼痛屬“骨痹”范疇,辨證屬風寒濕證者,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同仁堂國公酒進行治療。此藥具有散風祛濕,舒筋活絡的功效,對治療關節疼痛、沉重,屈伸不利,手足麻木等癥狀都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。